“身边事好商量”走进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 聚力破解辖区家庭“托育难”
深圳新闻网2025年9月8日讯(记者 潘润华)近日,深圳市政协、福田区政协共同组织的“身边事好商量”走进“中国电子第一街”所在的华强北街道,以 “推动建设华强北街道普惠性托育园” 为议题,福田区委区政府及区卫健、住建部门、街道办、企业和社区居民代表共聚华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共商普惠托育解决方案,切实回应辖区家庭 “带娃难” 的民生关切。
聚焦民生痛点:数十万居民盼 “托育”,1900 名幼儿待 “托位”
前期,市、区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到,作为深圳商业核心区域之一,华强北街道从业人员密集、住宅区集中,辖区服务居民40万人,育有 0-3 岁幼儿的家庭数量众多。许多居民反映在生育二孩、三孩后,因周边缺乏托育服务机构,且家中老人年事已高,难以协助照料,导致宝妈工作与育儿难以兼顾,婴幼儿照看问题成为这些家庭的“头号难题”。
座谈会上,居民代表刘景程直言,作为双职工家庭,托育已成为当前的家庭刚需和痛点,“如果社区能建设一个托育园,那确实能解决我们目前的带娃难题,大力提升家庭的幸福感。”像刘景程这样的双职工家庭在深圳不在少数。
福田区卫生健康局三级调研员雷泽秋表示,目前,华强北街道居民中,有三岁以下婴幼儿1900个,而现有托位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,普惠性托育资源缺口成为制约家庭幸福的 “关键堵点”。为此,她希望项目涉及的各方加快进度,尽快推动项目建成,惠及辖区服务的居民和从业人员。
据悉,此次协商活动的开展,既契合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、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《关于严格落实 2024-2025 年托位建设年度任务目标的通知》(深卫健家妇〔2024〕15 号)要求,也响应了《福田区卫生健康局关于做好 2025 年托位建设工作的通知》部署。市政协经济委负责同志表示,“身边事好商量” 平台始终以 “人民为中心”,此次聚焦托育议题,正是要让政协贴近群众、让委员解决实事,营造 “百姓有事找政协” 的协商氛围。
锚定解决方案:新楼宇拟建托育园,预计提供64个普惠托位
针对托育难题,前期市、区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,锁定华航社区复兴世纪大厦为核心选址。据介绍,该大厦是辖区内为数不多的新楼宇,地处商圈中心,紧邻茂业百货、曼哈商业广场、中航北苑等住宅与商业密集区域,区位优势显著;其1-2层共1002平方米场地已由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授权华强北街道使用,具备改造运营的良好基础。
展开全文
基于辖区从业人员和居民的普遍诉求,并结合政协委员的建议,华强北街道计划在该场地引入有经验的婴幼儿托育品牌机构,建设一所普惠性托育园。经初步测算,该托育园建成后可提供64个托位,将有效缓解当前辖区普惠托育资源不足的现状,切实减轻多孩家庭的育儿压力,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这一规划不仅能直接填补华强北普惠托育资源缺口,更能减轻多孩家庭育儿经济压力,让创新创业者专注发展新质生产力。
“未来,华强北要持续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,政府部门则要做好‘一老一小’工作,让创新创业者全身心投入到发展新质生产力中。”华强北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炯文表示,将继续协调各方,把这件惠民的实事办好。
当天,托育园建设方深圳市幸福健康产业(集团)有限公司、物业方中航信托房地产代表均表示支持项目推进,同时也提出场地采光优化、消防验收、租金核算等需进一步沟通的细节问题,各方现场就这些问题展开初步对接。
多方协同发力:明确时间表、压实责任链,尽早完成建设
座谈会上,各参与方围绕项目推进达成多项共识,均表示希望加快推进项目,确保“早落地、早惠民”;福田区政府有关负责同志要求华强北街道办尽快提交具体实施方案,可通过区政府并联快审专班提升推进效率。
政协委员们一致认为,该议题贴合民生实际且具备实施条件,建议进一步凝聚政府部门、运营方、物业方、居民代表的多方力量,明确时间进度表,以创新思维破解建设中的细节问题。市政协委员、福田区政协副主席王晓蓉表示,要以“区委区政府的温度、各参与方的力度、市及区政协委员的参与度”,推动项目从“协商共识”转化为“实际成果”,最终赢得居民满意度。
市政协党组成员、副主席王宏彬也表示,托育问题涉及千家万户,更紧系未来发展,要解决好民生关切。他希望各方压实主体责任、尽快确定时间表,把好事办好、好事办快,让居民尽早受益。
据悉,下一步,市、区政协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,通过“身边事好商量”平台的协调优势,推动各方解决场地改造、运营资质办理等后续问题,确保普惠性托育园早日建成投用,切实提升辖区居民获得感与幸福感,为深圳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注入基层实践力量。
评论